簡述: (有雷)
坐著輪椅回到家中的安娜,表面上平靜地接受這一現實,但是身體行動不便帶 來的不適應,讓安娜覺得自己的尊嚴似乎在所愛慕的人面前受到損害,她感到不安。
喬治細心地照 顧她,希望像其他老夫妻一樣相互陪伴著生活下去。
隨著安娜中風病情伴隨阿茲海默症的惡化,兩人的關係也經歷著一場殘酷的考驗。安娜承受著 身體的折磨,並對變得如此醜陋的生命感到深深的恥辱。理解安娜痛苦的喬治也默默忍受著生命消 逝的絕望。
心得:
這部片沒有高潮迭起,沒有太多配樂、對白,場景除了一開始短暫的音樂會現場外,從頭到尾 只在老夫妻自己的家裡。平實的描述一對夫妻,晚年生活被中風與失智症摧殘殆盡的過程。主角是幸福優雅的退休音樂老師夫婦喬治與安妮,老夫婦有很好的退休生活品質與互動,電影 由女主角學生的舒伯特音樂會開場。讓我想到舒伯特也是晚年被疾病纏身而孤苦離世的音樂大師, 這樣的連結似乎暗示著主角的結局。其實人不管多有才華,終究會一死,就像充了氣的汽球飽滿它 生命最充實的時光後,一定會慢慢的癟掉,而且這個過程通常不太好看。
聽完音樂會的隔天早上安妮突然中風,雙眼空洞對先生的呼喚沒有回應,後來雖然緊急開刀但 失敗了。坐輪椅回到家裡的安妮,神智雖還清醒,但已右半身不遂,安妮懇求丈夫不要再把他送進 醫院,深愛妻子的喬治於是擔起了照顧病妻的責任。
照顧與被照顧
雖然妻子行動不便讓生活變了調,但他們不願造成子女負擔,仍然盡力獨立生活。樓下的熱心 鄰居夫妻會幫忙採購生活用品,適時的關心老夫婦生活,相較之下住在外地的女兒,雖然會到家裡 關心父母,但給爸爸(喬治)的感覺是一到家就開始下指導棋,對爸爸的照顧不滿意、對媽媽的病情不 適應,反而應付女兒也給父母帶來壓力。看似平靜接受自己病情的安妮,知道自己的狀況只會越來越差,不願意到時候沒有自尊的生活 著,一度想趁丈夫出門參加朋友葬禮時尋死,但是失敗了。坐在窗戶旁邊,夫婦倆難過的抱著彼此。 這一幕之後所有的場景都只在家裡,因為丈夫也被妻子的病綁住了。
死神已來到門外守候,安妮越來越虛弱,出現了阿茲海默症與中風過後的退化症狀(血管型失 智),反應遲緩、失憶、右手萎縮不正常蜷曲,病情在二度中風後急轉直下,肢體萎縮、舉步艱難, 只能長期臥床,到後來連說話都胡言亂語,無法自理生活,連發出一點聲音都得使盡全力。喬治年 紀大了也沒辦法自己照顧,需要看護每周幾次到家裡幫忙安妮起居。日復一日的看著安妮消瘦、失 禁、無法正常言語、無法起身。喬治覺得難過卻必須堅強,但遇到了其它問題:不適任的看護粗暴 的對待安妮,讓喬治煩惱妻子外還要擔心來者不善。辭退了壞心看護,更多的是對疾病的無奈與對 人性的懷疑。
自由?還是禁錮?
日復一日的辛勞,年復一年的憔悴。小小房子裡以往的閒適與優雅已不再。後半段最讓我印象 深刻的一幕是一次喬治餵安妮吃東西喝水,安妮拒喝,喬治求她:「喝一點吧!你什麼都不吃,會 死掉的。」安尼原本已經空洞無神的眼眸,突然像是回復了理智,雖然因病說不出話可是神情複雜 的看著喬治,然後別過頭去。喬治強迫她喝水,結果安妮把水全吐了出來。接近崩潰的喬治忍不住 打了安妮一巴掌,憤怒?愧疚?還是捨不得?這一幕沒有任何一句對白,卻很狠的就著我的心。這 或許是安妮對生命最後一次無聲的反抗,求生不得、求死不能,自尊盡失的生活,有誰願意這樣苟 活?對病者而言,病程是一條漫長又辛苦的道路而且結局已經確定,然而對照顧者而言,不嘗也是 如此?尤其雙方都年事已高,許多粗活無法親力親為,看著老伴的痛苦愛莫能助,更是日日折磨。
最後,喬治終於下手,用枕頭悶死了睡夢中的妻。看著老伴漸漸不再掙扎的身軀,騷動終至平 息,似乎多年來的艱辛也平息。這討論到了另一個令人心痛的爭議議題:安樂死。沒有人不希望自 己死亡的時候帶有尊嚴,帶著愛離開,也都希望自己所愛的人能毫無痛苦的安詳離去。可是真正能 如願的又有多少呢?又再者,一個人有能力決定另一個人的生死嗎?喬治做這個決定時,心中懷著 滿滿的矛盾與不忍,不忍心看妻子繼續受苦,卻也不忍心看著摯愛的她失去呼吸。
個人觀後感
活著是自由,還是將靈魂禁錮於無法動彈的身體?死亡是失去生命,卻又能同時讓被緊緊扯住的照顧壓力鬆一口氣。
即使一開始充滿了滿滿的愛慕,到最後,心力交瘁的他們,也只剩下愛。 疾病來的無聲,去的無息,走向死亡的道路一點也不輕鬆。如何面對生命末端這段旅程,如何 有尊嚴的面對死亡,是一個艱難卻又必須面對的問題。
戲如人生,人生如戲,我們都站在自己的舞台上,沒有人知道下一幕的劇本老天爺會怎麼寫。 要如何讓這樣的難題,不再無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